臺東縣政府長年透過社區營造,鼓勵大眾以多元面向參與社區的發展,共同打造理想的生活,今年首度透過「雙年成果展」,邀請113、114年入選團隊參與策展。在臺東美術館大文創教室舉辦的臺東社造雙年成果展開幕活動,以「文化轉譯、區域共創、地方參與、母語傳承」四大主題貫穿全場,展開多元的成果對話。
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,今年活動特別不一樣,除了以雙年成果展的形式呈現之外,這次的成果展更是由社區夥伴共同共創完成。從討論想法到實際展出,處處都能看見大家的巧思與用心。近年來,縣府持續推動社區發展,這是一段不斷尋找的過程,每個人都是尋找者──尋找回家的方式、尋找連結的可能、尋找地方的魅力,今年更以「共思、共創、共做」為精神,讓社區自己說話、自己策展,透過這些能量,逐步交織成臺東獨特的慢實力。
這次展覽共匯聚27組社造團隊,其中,不乏連續兩年深耕的延續型計畫,例如池上鄉公所連續兩年以公民審議落實居民參與公共政策,獲得地方讚許;臺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從糖業聚落出發,深耕糖業歷史,再現逐漸塵封的記憶;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以社區報為媒介,連結跨世代共同書寫地方日常,讓刊物成為能量累積的載體;卑南族民族自治事務促進協會則採集卑南族釀酒植物與狩獵知識,製作兼具美感與實用的工具書,成為文化傳承的新形式等等,各團隊都展現社區能量的持續發展與累積。
活動現場除了靜態展示外,還規劃「造聚開講—找造吧」、「尋『造』任務」等互動,讓地方夥伴交流彼此的成果與路徑,從不同的經驗激盪出火花,讓每位參與者在探索過程中獲得身心靈的豐盈。緊接著,11月8日將推出的文化走讀:社區實境解謎一日體驗,邀請民眾走入社區,用五感感受地方能量,重新定位自己與土地的關係。